,环保人物" />

秦大河院士获"沃尔沃环境奖"

时间:2013-10-22  阅读:    我要评论:

秦大河院士获"沃尔沃环境奖"

瑞典沃尔沃环境奖基金会10月21日宣布,中国冰川学和气候学专家秦大河获得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以表彰他在气候变化领域所作的贡献。 

评委会在当天发表的公报中说:“秦大河博士长期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他主要参与的评估气候变化引发全球极端灾害事件的报告去年引起了广泛关注。 

评委会介绍,去年发布的关于极端气候事件评估的特别报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从科学角度提出了公众一直怀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份报告首次揭示出气候变化与众多极端天气事件之间的明显联系。 

公报说,秦大河博士也是研究冰冻圈科学及其影响的领衔专家。他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问题的研究。他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是中亚干旱区冰冻圈,对周边20亿亚洲人的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尤其重要。秦大河博士同时还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地理学家、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 

沃尔沃环境奖创立于1988年,授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卓越创新或科学贡献的个人。它是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又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将得到150万瑞典克朗(约合20万美元)的奖金。今年的颁奖晚宴将于11月26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秦大河院士简介

秦大河,地理学家。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首次从理论上阐明雪的暖型、冷型和交替型密实化过程,建立了定量划分标准。

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雪层内环境记录,揭示了现代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发现了南极表层雪冰中NO3含量在极光卵区出现峰值的现象。

1983年秦大河首次到南极考察,1987年第二次到南极考察。

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1990年3月3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采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秦大河院士作为国际冰冻圈科学与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著名学者,在许多相关国际组织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广泛影响力。他为许多国际科学计划如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秦大河院士长期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

作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2002-2008),他成功组织了IPCC科学评估活动,大力支持和推荐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

该项工作在努力构建和传播有关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重要科学结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为人类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栏目最近更新

秦大河院士获"沃尔沃环境奖"
陈宜瑜院士荣获爱丁堡公爵环保奖章
2009年中国十大环保人物
24名中国学者签署《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倡议书》倡议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孙佑海: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和平组织”最新调查解“毒”珠江:工业水污染触目惊心
关键词:秦大河,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环境人  作者:Environmentor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