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保:新加坡实马高垃圾岛,看不到垃圾,也闻不到恶臭

时间:2009-08-14  阅读:    我要评论:

 
国外环保:新加坡实马高垃圾岛,看不到垃圾,也闻不到恶臭
 
实马高垃圾岛海滩的红树林
 
 
 
  虽在“花园城市”新加坡工作多年,但早已如雷贯耳的实马高垃圾岛却一直无缘相会。在该岛建成10周年之际,记者近日终于登上这座“化腐朽为神奇”的小岛,领略其非同寻常的魅力。
  上岛当日,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并未浇灭记者探访实马高垃圾岛的热情。经过大约20分钟的航行,记者乘坐的渡轮稳稳地停靠在了垃圾岛的码头。
  令人惊讶的是,垃圾岛非但看不到垃圾,也丝毫闻不到垃圾的恶臭。除了美丽的天空与清新的空气外,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整洁的建筑、翠绿的热带树木、盛开的花卉与早起觅食的小鸟。对于垃圾岛的第一印象,记者除了感受深刻,便是难忘。
  经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对实马高垃圾岛及新加坡致力解决垃圾的努力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实马高垃圾岛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大约8公里处,由实马高岛和锡京岛两个小岛相互连接,围海而成,正式名称是“实马高垃圾埋置场”。
  自上个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由于高速城市化与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加坡垃圾的产量也日益锐增。据统计,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垃圾日产量是1200吨,迄今已增加到每日7000吨。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垃圾日益增多,势必影响空气质量,也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为此,1995年,新加坡开始动工兴建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
  首先,为了发展所需要的埋置空间,一条长达7公里的堤岸围墙将两个岛屿之间的海域围绕起来。堤岸围墙铺有不渗透隔膜和海粘土,以确保垃圾沥液或有害物质不会渗透外泄。埋置场的内部海域,再以分隔墙分隔出不同容量的埋置区。如果埋置垃圾的过程中万一渗出污水,也会经过特设的污水厂进行处理,并在符合卫生清洁标准后,再排入大海。
  其次,在扩大后的锡京岛上,新加坡方面也建设了各种有关的基础设施,如码头、发电机、污水处理系统和维修设备等等,使埋置场能独立运作。与此同时,建造大士南海运转换站,推式拖船、平底船和处理垃圾专用的机械都按照计划顺利地完成。
  经过四年的建设,总耗资6.1亿新元(约1.43新元兑换1美元)、拥有埋置面积350公顷的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终于在1999年4月1日正式启用,新加坡本岛五个垃圾埋置场相继关闭。垃圾岛日处理垃圾量为2000多吨,其中焚烧后的灰烬大约为1500吨,不能焚烧的工业与建筑废料等为540吨。
  目前,垃圾处理公司每天从新加坡各地收集垃圾后,将可燃烧垃圾运至位于新加坡乌鲁班丹、大士、圣诺哥和大士南的4个焚化场焚化。焚化后所产生的灰烬,以及不可燃烧垃圾,例如建筑废料和工业残渣与灰烬,便运送到大士南海运转换站,再由推式拖船与平底船于傍晚出发运至实马高垃圾埋置场。这是世界第一个从海域发展出来的垃圾埋置场。
  这是一条完整的流水线,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记者发现,实马高岛和锡京岛之间的围堤并没有完全合龙,而是事先预留了一个口子,以便海水能够流动进出。虽然各埋置区之间由堤路间隔开,但却以巨大的水管相通,这样海水可以循环流动。如果轮到某一区域开始埋置作业时,工作人员先封闭水道,防止垃圾外溢,然后将海水抽干,再开始埋置工作。这种分区填埋既能保证环保,又能节约资金,实属非常科学的做法。
  可以说,垃圾岛是新加坡致力环保的试验场,也是其进行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典范。看得出来,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及岛上的工作人员在介绍这方面的成就时充满了自豪。
  在垃圾岛,其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在尽最大努力保留了大部分海草区和珊瑚礁外,环境部门还大力种植曾受到破坏的红树林。垃圾岛上现在共种植有13.5公顷的人工红树林(大约有40多万株)及36公顷的土生植物和天然红树林,不仅保住了原来的生物品种,而且也成为环境专家研究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理想之地。今天,垃圾岛已经发展成为各种鸟类的栖息地,吸引公众与学者到岛上进行生态研究、观鸟、垂钓或其他休闲活动。
  当天落潮之时,记者一行人在潮间带看到许多小生物。抬头望去,海边茂密的红树林根茎一片紫红,叶子葱绿,鸟儿不时落在红树林顶端,并发出几声清脆的悦耳鸣叫,令整个实马高垃圾岛就像英国《新科学家》刊物所形容的“伊甸园”,给人一种悠然之感。
 
环境科学之家(http://www.eschina.org.cn/
 

本栏目最近更新

不含 BPA 的产品未必安全!研究指出 BPA 替代品同样有生殖毒性
拉斯维加斯利用行人脚步为城市供电
空气污染可能加速大脑衰老
欧盟报告:欧洲生物多样性正在快速丧失
微生物扮演世界能源救星,生产可替代石油原料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23日在纽约开幕
关键词:国外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