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变清溪:渝湘黔“锰三角”污染整治见闻

时间:2009-04-24  阅读:    我要评论:

 
“环保”刮劲风 “黑水”变清溪--渝湘黔“锰三角”污染整治见闻
新华网长沙4月22日电(记者丁文杰 徐旭忠 杨舒怡)清水江是湖南、贵州、重庆3省市交界处“锰三角”地区的母亲河,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就位于清水江畔的茶峒古镇。几年前,清水江被当地百姓称之为“毒河”,河里鱼虾绝迹,沿河两岸居民怪病百出,群众饮用水困难,粮食减产。
在江上摆渡多年的郑先英告诉记者:“几年前,整条江都黑黑的,用毛笔蘸水可以写字。”镇上居民回忆说:“污染严重时,江里的水臭气熏天,皮肤粘到还起疮。”“现在江水变清了,也不臭了,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郑先英说。
当年沈从文笔下“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的景象,又回到现实中来。记者泛舟江上,看到不少镇上的居民在江边洗衣、洗菜,还有把水打到家做生活用水。
“锰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密集的电解锰生产基地,锰矿保有储量在1.5亿吨以上。然而,由于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差以及监管不力等原因,这一地区的环境污染一度十分严重。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对“锰三角”进行的现场检查显示,这一地区13家企业所排废水中铬、锰、氨氮等全部超标,其中铬、锰最高分别超标180倍和30倍。
“锰三角”地区的污染曾经引起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会同渝湘黔3省市交界地区地方政府共同研究并制定了锰污染整治方案。2006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将“锰三角”区域污染整治工作列为当年首批挂牌督办案件。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锰三角”地区41家电解锰企业中1家污染严重、整治无望的企业已被取缔,30家企业被停产治理,10家企业被限期治理,补交排污费4972万元。花垣、松桃、秀山3县电解锰企业污染整治共投入治理资金21913万元。
目前,“锰三角”污染整治目前取得了明显效果,3省市交界地区的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大部分电解锰企业都建立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和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花垣、松桃、秀山3县境内主要河流断面总锰、氨氮、六价铬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大为降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
记者在秀山县采访时,随处看到“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的标语。位于这个县的重庆武陵锰业公司曾是“锰三角”的污染大户。整治期间,这个厂投入2600多万元环保专项资金,增添了一批污水、废渣、粉尘等环保处理设施。对含铬、含锰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通过静电除尘降低粉尘污染,安装了酸雾吸收塔,对车间地面也进行了防渗漏改造。公司总经理杨智勇说,事实上,开展清洁生产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在每个生产环节节能降耗,循环利用,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环保整治不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为企业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据了解,经环保治理后,“锰三角”地区的电解锰企业吨产品用水量由原来的20-30吨减少到3-5吨。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锰三角”实地考察后指出,国家采取强制措施针对这一区域进行集中污染整治,目前治理成效明显,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应汲取教训、推广经验。他说,眼下必须高度重视巩固整治成果,坚决防止反弹,“锰三角”治理工作要在今后3至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锰三角”地区走过“只污染不治理、先发展后环保”的老路,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沉重打击,教训极其深刻。记者采访时,当地领导表示,他们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严把行业准入关,同时,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整合一批规模小、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励企业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力度,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锰污染问题。
此外,对电解锰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废渣利用、污水处理三大工程进行专项研究,开辟废渣综合利用最新途径、降低生产能耗,削减污染物总量。
 

本栏目最近更新

PM2.5尚未解决,臭氧又开始肆虐——中国空气污染现状
中国抗生素污染威胁生态和人类健康
转基因“科普”为什么这么难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
2014年中国十大生物质能发电公司
葛剑雄:环保领域科研工作应防止功利化
关键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